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清理一批商周遗存 现早期巴人活动踪迹******
中新网重庆1月17日电 (景诗雁)记者17日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2022年完成阶段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一批重要商周时期遗存,找到了早期巴人活动的踪迹。
该成果对建立乌江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时空框架,研究乌江流域早期巴文化的陶器组合及其规律、巴人迁徙路线,以及研究商周时期该地区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区的文化交流、传播等学术课题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考古的H3区域。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据介绍,小田溪墓群位于涪陵区白涛街道小田溪村,乌江西岸的一二级台地上。涪陵小田溪墓群考古是“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之一,2022年实施考古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根据遗址的文化内涵,考古队将遗址分三个区开展工作,重点工作在其中的陈家嘴地点、网背沱地点两个区域展开。
“本年度最重要的发现是在网背沱发现了丰富的商周遗存,H3体量巨大,出土陶片2300余件,从出土品看,主要有尖底器、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等。”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副研究馆员燕妮说,考古队在H3采集了两个炭样标本,时代约在商代晚期,考虑到木炭的年代一般早于遗迹的形成年代,结合器型比对结果,认为H3遗存时代应大致在商末至西周初期,个别器物可晚至西周早期,系发现早期巴人在乌江流域活动的实证,为研究乌江流域先秦遗存提供了最新材料。
图为重庆涪陵小田溪墓群考古出土的子母口尖底盏。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据介绍,网背沱商周遗存文化面貌复杂,但其主体陶器群仍以尖底杯、角杯、子母口尖底盏、小平底罐、圜底罐(釜)为主,总体与峡江地区更为接近,展现出成都平原、峡江地区、陕南地区以及川西高原多文化汇聚融合的历史场景。
燕妮称,涪陵小田溪墓群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实证遗址的生业模式。经初步鉴定,该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有哺乳动物类、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四大类,说明野生动物仍然占据绝大部分,虽然有部分猪的骨骼,但渔猎经济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完)
【光明图刊】温馨服务护航旅客回家路****** 平安春运,温暖回家。春运期间,多地车站多举措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车站工作人员着力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加大对重点旅客的帮扶引导力度,为过往旅客提供搬运行李、送春联、旅途安全知识宣讲等服务,全力营造温馨舒适的候车乘车环境,让旅客春运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2023年1月9日,江西省,南昌火车站西广场志愿者为来往旅客送上“福”字。(鲍赣生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7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高铁站,康乾街道青年志愿者帮助旅客搬运行李。(谢尚国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7日,河南省,郑州东站候车大厅内,客运值班员正在为重点旅客指引候车位置。(王玮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7日,四川内江,成渝城际铁路内江北站,志愿者为旅客送上具有浓郁年味特色的“福”礼。(李建明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7日,在江苏省镇江火车站,南京铁路公安处镇江站派出所民警在向旅客宣讲旅途安全知识。(石玉成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7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汽车站候车大厅,志愿者在指引乘客前往对应的检票口。(王泸州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7日,安徽芜湖,交警对春运首发车进行装扮,祝福春运,守护平安路。(陈效宝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8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在车站候车室向回乡旅客发放冬季防火宣传单时的情景。(周家山摄/光明图片) 2023年1月7日,陕西省,西安火车站工作人员引导旅客便捷乘车。(刘翔摄/光明图片)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